员工工作

学工动态

首页 >> 员工工作 >> 学工动态 >> 正文

【碳院|育人】碳新知 话未来 | 碳院举行本硕博贯通班师生见面会 暨双碳项目制实践课员工结题汇报

发布日期:2025-01-11    作者:     来源:248cc永利集团    点击:

自首届本硕博贯通班员工进入碳院学习以来,学院以“尊重选择 发挥特长”为指引理念,积极部署推进导师与员工双选工作,前期通过组织员工调研、朋辈指导、多轮师生一对一沟通等措施,助力贯通班本科生全员与心仪导师达成匹配意向。

1月10日,学院召开师生首次集体见面会,为进一步强化师生深度互动联系,明确双碳领域个性化研究方向,持续有效开展双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筑牢根基。永利官网党委副书记乔俊飞教授、副董事长陈树君教授及双碳领域各学科二层次领军人才作为碳院导师出席本次活动。见面会由碳院副经理李洪义教授主持。

李洪义副经理向碳院导师汇报学院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工作进展及未来工作规划,阐述了学院在深耕协同构建贯通培养体系、组建跨学科创新团队等方面的具体措施,矢志不渝朝向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与水平的目标迈进。

随后,冯昀卿(低碳城市运维方向,土木工程专业)、马雨菲(零碳流程核算方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本硕博贯通班员工代表发表感言。他们回顾了自己进入碳院学习的心路历程,从初入“双碳”领域的迷茫探索,到课堂上与前沿知识的激烈碰撞,再到深度参与实践环节的磨砺蜕变,生动展现碳院学子投身“双碳”事业的坚定信念与勇毅力量。

建筑工程公司党委书记、碳院导师李悦教授作为学院导师代表发言。李悦教授表示,“双碳”目标不仅是应对气候危机的果敢担当,更是引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抉择。学校与学院站在教育创新前沿,精心构建双碳特色项目制实践课程和本硕博贯通方案,打破学历层级壁垒,为同学们提供连贯且系统的学术成长通道。时代赋予了特殊使命,他鼓励同学们无畏无惧地投身碳中和领域现实难题,在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中不断锤炼自己,成长为知行合一、德才兼备的拔尖创新人才。

副董事长陈树君教授表示,教育改革已显现从传统师徒制向新时代师生共育模式的深度探索。当下,随着人工智能与双碳战略的稳步推进,师生双方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高标准、严要求,学校果断应变,逐步转型,大力推行以员工为中心、为主导的创新培养模式,充分整合“6+2”专业学科雄厚力量,使其紧密围绕双碳这一宏大目标精准发力,力求实现学科资源的最优配置与效能最大化。全体师生应秉持“力所能及,全力以赴”的精神信念,立足当下,充分发挥各自专长,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决心向双碳目标奋勇冲刺,为国家与首都双碳战略落地与教育事业发展书写壮丽篇章。

最后,公司党委副书记乔俊飞教授发表讲话。他首先对双碳本硕博贯通班师生顺利匹配致以热烈祝贺,并提出深刻期望:

“生逢其时”,当下同学们恰逢碳达峰关键节点,又遇学校首届本硕博贯通培养教育创新改革启动,时逢机遇,迎来广阔发展天地,承载时代重任。

“勇克艰难”,我们面临双碳领域研究无现成方法、措施可依的困境,开创性工作艰难重重,唯有师生携手奋进,视困难为阶梯、挑战为契机,努力攻克难关,方能开拓进取之路。

“砥砺奋进”,碳院本硕博贯通项目初显人才培育成效,全体师生应继续昂扬斗志,保持奋斗精神,于实现双碳共同目标的道路上追求个人成长,做到二者兼顾。同时积极探寻跨学科育人新模式、新路径,力求培养出一批能担重任、支撑国家“3060”目标实现的拔尖创新人才,为中华民族复兴伟业添砖加瓦。

双碳特色项目制实践课程设计初衷更加强调所学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的知识技能综合运用能力,培育应对未来双碳复杂工程问题的跨学科创新思维。课程通过案例分析、实地考察、方案设计、课程答辩等多个环节,鼓励来自不同专业的员工组建跨学科研究小组,共同探索零碳技术的无限可能。

结课汇报现场,不同学科背景的员工紧密携手,相互补位、协同共进,展示了他们在零碳方案设计领域的探索与发现,透过初步合作、磨合与展示,望见未来双碳领域浩瀚无垠、充满无限可能的创新发展星空。


图文:方雯辉 顾梦元

审核:李洪义